周远州 | 走进深山,体验户外采药之美

来源:原创   人气:1059   时间:2023-09-06

  星座:射手座
  血型:AB
  身高:178cm
  爱好:看书、篮球
  最喜欢做的事:识药辨药
  最喜欢的一首歌:平凡之路——朴树
  【编者按】:小周是我们药房负责人朱阿姨在医药专科学校招来的,朱阿姨在众多的学生中一眼就发现这是一颗中医药好苗子,对于中医药事业他热爱、好学,求知欲望强,只要我们去郊区、去野外玩,他都会一个人在路边、水边寻宝一样的找草药,今年他还拜师于我们医馆的李红辉医生学习中医,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好中医,用他的老师李红辉医生的话来说:我收的这个徒弟很不错,认真好学好好培养,将来会大有可为……
  宋代诗人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我们必须要注意深入现实,体验收获,收集素材,方能求得真知。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从书中学来的知识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著名的《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为了写成《本草纲目》远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药和拜访有实际经验的人,他历经千难万险,白天深山采药,晚上对每一棵草药从产地,栽培,到苗,茎,叶,根花,果以及形态,气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细致,正是因为他实践了19年多,积累了19年多的素材,记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了几十遍的反复修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问世。
  每次我看到这些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和古代这些医药大家的故事时,都深深的被触动,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2023年8月11日,渔父医馆七周年组织团建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采药辩药活动。这是最让我兴奋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对药用植物有更深的认识。
  特别是这次我们在山上观察到了半夏,石韦,墨旱莲,黑蚂蚁等植物的特征和采集。
  我在一处发现半夏,这种草药我们平时在山区附近,田埂、道路两旁,特别是荒地,都能够发现这种植物,它们每年五六月开花,它的花穗形状比较奇特,像极了一条蛇的舌头一样,叶子三片状,叶柄比较长,叶子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植物别名根据它的茎叶而得名,三叶半夏,三步跳,有些地方管它叫守田,地文。
  而半夏为什么叫半夏,之所以叫做半夏,它只得了一半夏天的气,生长季节基本出于长夏,春生夏长,长夏,运化秋收,冬藏,半夏出于运化的阶段,也是湿热重的时候。根据中医同气相求的理论,可以治疗人体的痰湿,人体的湿热。
  半夏生长环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且土地疏松、肥沃、湿润、日照不强的山间缓坡地域小平地间,成片生长着,且观察到半夏根系浅。半夏挖出来有块茎圆球一样这也是它的用药部位(有毒),临床上常常用来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我们还发现了石韦,古代把革质称为韦,长在石头上所以叫做石韦,相传司马迁收到宫刑后尿血不止,一个大夫给他用了石韦给治好了,所以他的功效具有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功效。也可泡茶饮取石韦和绿茶泡一起用来清肺止咳。
  它的特征为叶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样子最大特点便是下面有着很多孢子。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虎杖,虎杖的叶片较大然而它最大特点便是它的茎上有着虎斑样的花纹用药部位为块茎,用做利湿退黄较多。
  墨旱莲是在河边发现的,高不过膝。茎为黄绿或红棕色。叶为披针形,叶缘见锯齿或波浪。花是小白花,从叶柄基部长出,是菊科典型的头状花序,也就是数十朵小花簇成一朵大花。一朵花能结一个果,果实密密麻麻挤在“盘”上,由绿转黑,随风而落。那么为啥叫墨旱莲呢,剪断墨旱莲的茎,茎心是浅黄绿色的,茎周很快开始变黑。静置2小时后断端开始干燥紧缩,且明显变黑(深墨绿色)!但除断端外,其他叶片,茎无明显变化。且可以推出黑入肾,所以是滋补类药。
  说到黑色,早晨起来我在路边发现了黑蚂蚁,它们身体遍黑看着像军队一样的行动有序。然黑蚂蚁也是一味药它入肝和肾经有着补肾
  此次活动最大的惊喜莫过于骨碎补这个中药材了,有个传说呢,说神农氏上山采药时在一座悬崖上摔了下来,腿成了粉碎性骨折,疼痛难忍。心想自己会死在这里凄凉之际。突然有着一群猴子每个都拿着一块药根长着金黄色的绒毛。带着同情的眼光猴子将这个药根送给神农氏,他接过一尝觉得管用,然后又取一部份药根嚼烂敷到伤口处,顿时伤腿疼痛好了,骨骼恢复了原形便将其命为骨碎补,因为是猴子相赠的灵药故也叫猴姜。主归肝,肾经。功效温补肾阳,补肾强骨为损伤的要药。
  在这短短一天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植物的自身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