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 中医文化 中医针灸 中医推拿 中医中药 中医艾灸

周祖贻|容易累、脾胃功能差,小心是糖尿病惹祸!建议4招改善糖尿病、控制血糖

来源:原创   人气:675   时间:2024-06-17

  糖尿病的致死率虽然不高,但并发症却很致命,身体难受,比如肺引起心血管、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足部病变等。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肠胃功能差、容易疲倦等问题,提醒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血糖状况,以免让病情更加严重。

  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疲倦、肠胃不佳等问题
  太平馆门诊之前有位65岁的退休老同志万先生来医馆求诊,主诉疲劳、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经仔细询问辨证才知道他有糖尿病史,因为工作关系常常不定时不规律用餐,餐前血糖通常超过15mmol/L。
  另外也有一位曾三次感染新冠的刘先生,今年45岁,他当时最后一次感染经过近一个月治疗后,症状均才痊愈,但是经常出现严重的疲劳困倦感。今年3月又来芙蓉馆咨询,门诊时发现患者舌象胖大有齿痕、有舌裂、舌苔较多;同时胃肠脉象沉细、腹诊有胀气;经询问也有容易口渴症状。
  门诊当时就提醒了刘先生应留意胃肠功能,并告知他哪些症状是“胃肠脾气虚”,他才告知两年前有糖尿病史,餐后血糖一直维持在12~13mmol/L之间,体脂肪高达34%左右。
  现代医学把糖尿病又分为第一型糖尿病(自体免疫相关)、第二型糖尿病(胰岛素阻抗),第一型糖尿病大多数自小发病,但也有成年才会病发的案例;第二型糖尿病则是慢性疾病,患者的身体会抵抗胰岛素,大多是在成年才会发病,也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二、重点要注意糖尿病前期症状
  糖尿病前期一般都没有什么感觉或症状,通常等到出现手脚麻感、视力变差、三多等症状,多已进入糖尿病,因为血糖太高所引发。不过糖尿病前期还是有些脉络可循,可从几个身体征兆来注意。
  1、代谢症候群
  例如有血糖高、血脂异常、血压高及体重过重等,此类族群未来演变成第2型糖尿病机会较一般人高。
  2、中等偏胖身材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而各种肥胖中最要小心的又为内脏脂肪型肥胖,因为油脂分布多,如BMI指数相同,但腰粗者会比腰细者有更高罹病风险。
  3、刚吃完又饿
  临床上有小部分糖尿病前期者,主诉自己很容易感到饿,吃完半小时至1小时又饿了,这也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血糖变化。
  4、容易疲劳与感染
  在临床上有些糖尿病前期者,会出现容易感冒、阴部容易感染等,原因是血糖控制不佳使得葡萄糖诱发蛋白,促使阴道上皮吸附阴道念珠菌,再加上高血糖病患嗜菌系统功能变差,使阴道念珠菌感染较严重且不易治疗。
  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有25%的人在3~5年內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而在10年內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的比例高达70%;若患者伴随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更大。若确诊为糖尿病前期,通过积极的生活习惯调整,有机会使血糖值恢复正常,不进到糖尿病的阶段。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可以看作人体质量“阴”和能量“气”都消耗不见了。消渴是属于中医气血津液病证,病因主要是由于五脏禀赋脆弱,饮食不节,复加情志失调,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上的坏习惯造成的,因此除了在药物治疗上,从生活中来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才是更加重要的治本之道。
  三、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一套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并根据症状的主次,把本症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特别是一型糖尿病患者最常出现的自觉症状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以及体重减少,这样的症状对于中医的分类上,刚好对应中医的区分。
  1、喝多
  即渴而多饮为“上消”,大多属于肺燥,也就是肺热津伤型的消渴症,患者会经常感觉口干舌燥,饮水增多却不解渴;治疗上,可以使用消渴方加减沙参、麦门冬去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2、吃多
  消谷善饥为“中消”则是属胃热炽盛型的消渴症,则以“多食”为主,患者会经常感到饥饿,吃很多食物体重却没有随之上升,同时也容易便祕,可以使用玉女煎加减方,有助于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3、尿多
  小便如膏者为“下消”则是肾阴亏虚型的消渴症,以“多尿”为主,还可能伴随尿浊、腰膝痠软、形体瘦弱等,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有助于滋阴固肾。
  4、体重减少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可以看作人体质量“阴”和能量“气”都消耗不见了。消渴是属于中医气血津液病证,病因主要是由于五脏禀赋脆弱,饮食不节,复加情志失调,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上的坏习惯造成的,因此除了在药物治疗上,从生活中来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才是更加重要的治本之道。
  四、四招改善糖尿病症状
  有说法:万病源于不好的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方面着手改善糖尿病症状很重要,即饮食、运动、穴位保健、茶饮等方面着手。
  1、饮食
  饮食习惯是重中之重,糖尿病大多是吃来的,所以怎样吃的对就更重要,建议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想说这两餐糖类摄取较少,就多吃零食。另外,也忌酒类、面食类、麸质、辛辣类、烤炸、各种高糖等食物。咀嚼食物细嚼慢咽减少胃肠负担。
  图片
  2、运动
  每周最少应有3次运动时段,不宜过度激烈,每次运动时间应至少维持30分钟。研究指出,经常运动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图片
  3、穴位
  鱼际穴:大拇指第二節後面,連接手腕和拇指第二節的骨中点处,手掌和手背交界的地方。可缓解口渴的症狀。
  内庭穴:足背第二、三趾间,交界处往上凹陷处。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按压此穴可泻胃热,减缓胃阴的损耗,并控制食欲,减少饥饿感。
  承浆穴:下唇下方正中凹陷处。承浆穴是任脉的穴位,按压此穴可减缓糖尿病患者烦渴的症状。
  4、茶饮
  推荐“健脾消脂茶”:芡实3克、山药3克、葛根3克、荷叶1.5克,将芡实、山药、葛根、荷叶,磨碎后放入茶包,加热水冲泡开后代茶饮即可,可改善糖尿病口渴、疲倦,适用于一般糖尿病初期的人。
  图片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糖尿病问题,患上糖尿病以后,一旦治疗和调护不及时,照顾不良都会引起全身性病变,如中風、洗腎、失明、截肢等,切莫大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