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精神养生保健
情志调节的主要方法有清静法、陶冶法、制约法、宣泄法。
一、清静法
清静法源于老子、庄子的养生思想,是调节情志的重要方法之一。
静者形静,形静则可减少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清者心清也,心清则神安,主宰五脏六腑,统御精气,维持正常情志活动。
清静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历代医学家无不重视道德修养与养生的关系。修身养性之所以能养生保健,是由于道德水准的提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减少不愉快的纷争,有利于形静心清。
修身养性应少私寡欲,私心欲念存于心,私心过重,嗜欲不止,就会扰动心神,心神躁动则七情易于激动。所谓少私寡欲主要是指不过分计较钱财,不追求虚名,不好色纵欲,不沉醉于美酒佳肴,不狂妄,不嫉妒别人,这就是古人所谓的“除六害”。除六害必须明确私欲对人体的危害,以理收心。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做到弃而弗思,早觉速惩,减少病患。
(二)抑目静耳
耳目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感官。目清耳静则情志平和,神气内守,心不过劳。若目驰耳躁,乱视杂听,就会使心神过耗,七情过激。现实生活中,适当地抑目静耳,尤其是注意避免淫秽书刊及格调不健康的音像制品的刺激,是十分必要的。
从清静法的要求出发,抑目静耳应以抑目为主。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而役于心。目静则心神安逸,目驰则心神不宁。
(三)省思少虑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人不可能不思虑,但是思虑过度就会耗气伤神难保清静。因此,历代养生学家大多主张省思少虑以静形清心。
然而,省思少虑要有一定的界限,事关国家利益、事业成败则必须深思熟虑,而个人私事、家务纠纷,则可少思胜负,少虑得失,不计曲直。
一般情况下,只要做到少私寡欲、节思少虑以及适当地抑目静耳,即可达到清静法的基本要求。
二、陶冶法
在闲暇、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情趣高雅、动静相参的娱乐活动,颐养心志,舒畅情怀,可以克服禀赋、年龄以及文化教育背景对情志活动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调节情志的方法,叫做陶冶法。
陶冶法有音乐欣赏、书法绘画、读书赋诗、种花养鸟、弈棋垂钓以及外出旅游等。
在诸多方法中以音乐欣赏及书法绘画对于陶冶情志最为有益。音乐通过其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以及调性等音乐语言,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因此音乐对人的情志活动具有特殊的感染力。例如,古曲《关山月)鼓角横吹,大起大落,可使听者心情振奋,豪气勃发,《胡笳十八拍》悲凉委婉,则会使听者不由得“落泪沾边草,断肠对客归”。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深刻了解了音乐调节情志活动的特殊作用,并将音乐欣赏引人了医学领域。此后,历代著名医学家也大多精通音律。他们认为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音乐者,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也”。当人们沉醉于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会使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并能使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烦意乱、体力消耗及全身不适得到缓解与调和。
书画也是陶冶情志的重要方法之一。写字作画必须形静心清,精神贯注,必须心正气和,意力并用,调整全身的气和力,使其运于手、腕、肘、臂。因此挥毫运笔时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四肢肌肉得到锻炼,内脏器官的功能得到调整,新陈代谢旺盛,全身气血通畅,达到了一种所谓的“气功态”。不仅如此,行书作画时还可使人得到艺术享受。我国古代和现代,勤于书画者大多长寿。
除音乐欣赏及书画之外,禀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不同的人,还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别选择最适于自己的陶冶情志的形式。例如,有的人性格急躁,可以选择垂钓作为陶冶情志的主要形式。通过钓鱼磨炼自己,清除心脾燥热。有的人性格孤僻,则可以选择弈棋。一方面进行意志锻炼,另一方面也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扩大社交领域。又例如,青少年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有计划地博览群书,可以充实自我,加强品格修养;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在庭前屋后栽花种竹,则可从梅、兰、桃、李的清芳幽雅或玉骨浓妆之中不断领略大自然的绚丽色彩与浓郁的生命气息,激励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前进的信心。
三、制约法
尽快消除过激或不良情志对人体的损害,以维系正常情志活动、养生保健的方法,叫做制约法。制约法包括抑情顺理、情志相胜以及情志导引。
抑情顺理的关键是“顺理”,目的是“抑情”。具体做法是通过语言开导,“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使人明达事理,逐渐学会以理智驾驭情志活动,制约过激情志损伤人体。
情志相胜是从人体脏腑、情志与五行配属的关系出发,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以一种情志活动调节与控制另一种情志活动,从而达到消除过激情志与不良情志的目的。情志相胜的具体方法是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以及怒胜思。情志相胜不仅可以用于养生保健,还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情志导引常有两种修炼方式。第一种是要选择一间清静的居室,在室内避风处安放床铺,枕高约二寸半,褥垫务求松暖。修炼者平直仰卧、闭目、屏息,将气蓄积于胸中,身形宁静。经过三百次呼吸,做到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即可达到情志导引的目的。第二种是每天早晚面向南方,双手展开,放在膝盖上,徐徐按摩肢体关节,口吐浊气,鼻吸清气。片刻之后,双手再分别向左右、上下、前后做推托运动,而后睁目张口,同时轻轻叩击牙齿,揉摩眼睛,按压头部,拨动耳廓,放松腰部肌肉,作咳嗽声,以此振发体内阳气,再用双手或单手向左右、上下、前后做推托运动,引足上仰80~90次。随后,徐徐定志安心,作坐禅内视之法,双目闭合,平静呼吸,意想祥和轻松的景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处于愤怒及悲痛中的人有较好的调摄作用。
四、宣泄法
把抑郁于胸中的不良情感宣达、发泄出去,从而尽快恢复正常情志活动,维系愉悦平和心境的方法,叫做宣泄法。宣泄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但是也不排除他人的帮助。宜泄法有以下几种:
(一)倾诉衷肠
向亲人、朋友诉说烦恼,一吐为快,或向领导及上级机关申诉不平,以求公正。
(二)赋诗、作文、记日记
真实地再现思想深处的痛苦,抒发情怀,宣解心中郁结。
(三)高歌或痛哭
引吭高歌或痛哭一场,甚至采取砸物毁器的方法来宣泄愤懑,原则上讲也属于情志宣泄法。但是这些行为往往会引起不良后果,应予以正确疏导。
(四)情志导引
采用意念、呼吸及形体动作来排解不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