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故事|薛殿慈:双管齐下破解中学生“成长的烦恼”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5-08-23
浏览量:33
在我的诊室里,类似小王同学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成绩突然滑坡,食欲不振,夜晚辗转难眠,白天无精打采,甚至开始被莫名的低落情绪缠绕。
无数中学生正被学习高压、失衡饮食、慢性睡眠剥夺、青春期情绪风暴和严重运动缺乏组成的“五重枷锁”禁锢着身心。这些看似独立的问题,在中医眼中却彼此交织:
●持续高压如同无形石头,压紧了“肝气”,引发焦虑烦躁(肝气郁结);
●长期熬夜与思虑过度,悄悄掏空“心脾”的气血,导致失眠健忘、食欲减退(心脾两虚);
●营养失衡与活动匮乏,更让身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气血不足)。
这些失衡状态,正是成绩下滑、体质变差的深层推手。
破解困局,需要双管齐下,一为固本培元,二为精准助力。
1.固本培元是根基:
睡为“天下第一大补”:强制保障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黄金睡眠,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营造安静黑暗环境。
餐桌上的“气血工程”:每日均衡摄入谷物、优质蛋白(蛋、豆、鱼、瘦肉)及多彩蔬果,减少油炸与甜饮料。
动则阳气生:每日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跳绳、球类),周末可延长。运动是释放压力、提振阳气的天然良药。
心灵需要“解压阀”:家长需做耐心倾听者,减少指责,多给予理解支持。鼓励孩子培养绘画、音乐等爱好,为情绪找到出口。
2.中医药精准助力:
在基础调养之上,中医经典方剂可针对性调理:
逍遥丸:专解“肝气郁结”。针对压力大、情绪波动明显、常胸闷叹气、或伴随经期不适的女生,能疏肝解郁,调和情绪。
归脾丸:善补“心脾两虚”。适合思虑重、入睡难、多梦易醒、乏力健忘、面色不佳、食欲差的孩子,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十全大补丸:主攻“气血双亏”。适用于长期体质虚弱、易疲劳感冒、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病后恢复缓慢者,温补气血。
(关键提示:使用中成药务必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
青少年的健康失衡,非一日之寒,更不能仅靠药丸解决。
它如同一棵需要精心照料的树苗——
规律作息是土壤,均衡营养是水分,适度运动是阳光,而家人的理解与中医药的适时扶正,则是抵御风雨的篱笆。
当家庭、学校与医生共同撑起这片成长的天空,青春的光芒才能真正无碍绽放。
孩子的未来,值得我们用最周全的守护去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