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 | 治病、保健,一针见效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2-03-14 浏览量:4943

  针刺,是中医重要、特殊的外治疗法,以针刺的物理治疗或搭配艾灸,完全体现中医的“简便效廉”的精准治疗特点,无副作用,疗效显著。



针刺的基本原理


人体有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经络系统,它们循行于身体的各个部分,对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功能都有着运输与调控的作用。所以当经络阻滞、气血不通或是脏腑功能紊乱时,就能通过中医诊疗出病变的原因及经脉脏腑,运用针刺的方法,通调经脉、疏通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病症得以治愈。


针刺的操作方法


针刺法是将金属制成的毫针刺入人体的特定部位(穴位),达到一定深度并配合提、插、捻、转等手法行针刺激,使之得气,患者常会感到酸、麻、胀、重或凉、热等感觉。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感受,选择针刺腧穴、调整施针深度和手法,从而治疗疾病。针刺疗法与艾灸法、电针配合应用。


针刺的优点


古人治疗疾病的顺序:“一针二灸三药”,因此针灸疗法适应症广泛,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针刺具有良好的调整气血、振奋人体机能,治愈疾病的效果,还经常用于镇静止痛。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安全可靠,能搭配其他疗法对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针刺的治疗作用


一、疏通经络。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因此,经络堵住了常常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而针灸可使经络畅通,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之一。

二、平衡阴阳。阴阳是中医划分人体、自然与疾病属性最根本的指标。认为疾病的产生不外乎是阴阳的失衡,而针刺可以透过刺激不同的经络穴位,调整人体阴阳状态使之归于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出现偏盛偏衰,临床可通过针刺治疗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恢复阴阳平衡。例如实热证,阳气亢盛,宜用泻法,通过泻热以制约阳气过度亢盛;虚寒证,阳气不足,宜用补法,通过温阳的方法以恢复阴阳的平衡。


三、调和气血。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能提高气血的运行,使其平稳流畅,而气血在人体中能有良好的循行,对疾病的治疗与预防都有很好的作用。


四、调节脏腑。经络循行「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以刺激四肢及体表穴位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改善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


五、补虚泄实。中医辨证将疾病分为虚证与实证,在应用针刺治疗时,除了穴位的搭配外,还可以结合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达到补泄的作用,人体许多穴位都有着双向调节的作用,这也是针刺治疗的一大特色。


关于针刺治疗和调理疾病的类型,后续将有专门的科普文章介绍。




针刺注意事项


一、过于饥饿、疲劳、激烈运动、饮酒、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针刺,否则容易出现晕针的情形。这是因为身体能量无法被驱动而导致的阴阳失调所产生的晕眩症状,另外,针刺时的恐惧感导致交感神经的失调也会导致晕针。出现晕针时,即时将针拔出,让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平卧,喝点温水、糖水,症状即可明显缓解。晕针表现为头晕目眩、精神疲倦、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心慌气短、出冷汗等,如出现上述情况,请及时告知医师,医生会予以相应处理。


二、针刺时应采取舒适放松的体位,医师与患者之间保持沟通,减轻身理心理的负担,避免因心理、身体肌肉的紧张紧绷,导致疼痛的产生。最常使用的体位为卧位。


三、孕妇及月经期间的妇女尽量避免针刺。有些穴位会引起子宫收缩及内分泌的变化,因此这个时候最好不要针刺。当然月经不正常者,是可以通过针刺进行调经的治疗。


四、婴幼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且由于儿童常常不能配合留针,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或避免留针。


五、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宜针刺,应防止出现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情况发生。


六、皮肤表面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均不宜针刺。


七、针刺过程中应避免活动,以防因肌肉收缩而出现弯针的情形。


八、进针后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或凉、热、痒、蚁行、触电感等感觉为正常的针感,不需太过紧张。但如果针进入皮肤后又感到明显疼痛,可能为针尖触及微血管,请告知医师及时作出调整。


九、出针后有时可见局部出现小瘀血,这是因为针刺时难免会伤及微血管,局部用棉签按压1-3分钟后,约1-2周会自行消退,不需太过紧张。也可以在3天后局部进行热敷,加快瘀血的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