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健脾,利湿,安神,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09-15 浏览量:2339
  茯苓,在我们熟知的中药“九大仙草”中,应该是最不起眼,最常见、最便宜,而且应用最广的药食同源属性的中药材。
  茯苓在历史上的存在与运用极其悠远,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不分四季,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享有“十方九苓”的美名。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其别名:如云苓、松苓、茯灵等,但都“名”出有因。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产于云南的茯苓属于道地药材,质量最好,也有“云苓”之称。也有传说它是采松之精灵而结,故又有“茯灵”之称。
  每年的7至9月份采挖最佳,茯苓在加工时将茵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小方块为白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为茯神、菌核的黑色外皮为茯苓皮。
  在医馆展柜里的茯苓标本,长相庞大臃肿,大大的坨块状身体包裹在黑褐色的外皮里,断面白色或带有点粉色,粗糙不平,颗粒性,有的还有裂缝。
  而在临床运用中的茯苓,按照国家药典,大多是以丁为主,自然色白,匀称光滑。
  茯苓功效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材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多疾证,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主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功效。
  一、利水渗湿:茯苓有利水、渗湿、固精、安神、健脾胃等多种功能。对身体的水肿、小便困难和稀少的人来说,有治疗的功效。
  二、健脾和胃:茯苓作为一种中药,其保健效果比较好,对脾胃虚寒者,可用茯苓搭配白术、山药等食用,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
  三、养心安神:茯苓含有一些安神的营养成分,对于因工作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出现的精神问题,如经常失眠、多梦的人群,可以通过食用茯苓缓解。(安神用茯神效果更佳)
  茯苓常应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湿证,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的常用药。中药使用讲究性味归经,茯苓归心、脾、肾经。
  茯苓最早收载于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其内容为“茯苓,味甘、平,一名伏菟,生太山山谷”。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
  在各种方剂中也是应用广范,如四神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等都配伍有茯苓,
  茯苓也是一味药食同源好材料,关于茯苓的食用方法不计其数,在各种汤料中也会多加入一味茯苓来帮助人体排出湿气。
  茯苓的营养价值高,药性平和,经常会搭配其它中药或食材一同使用。夏天湿气重,可以适量薏米配茯苓代茶喝,既能保养脾胃也能去除湿气。
  茯苓配陈皮,可缓解腹胀腹泻。
  茯苓打粉制成茯苓膏食用,可以治疗脾胃虚弱,调节肠胃功能。
  小朋友胃口不好,也可与山楂、薏米、山药、麦芽糖煮水喝,可促进消化积食、补脾建脾。
  我们每年给大家推荐的“十样白”汤料包中,就由茯苓,山药、白扁豆等组成。
  以上配方使用当量,建议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尽量咨询专业医师,炖汤、煮粥、代茶饮都可以。
  神农本草经中把三百六十味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茯苓便为上品,何为上品?上品药应天,行王道“上品药性,亦皆遣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促之效,然而岁月常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应天。”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上品药也能治病,但力量缓和,可能仓促之际没什么效果,或者效果较慢,但服用这药时间一长,它对你的身心必然有很大的益处。它治病不伤人,而且还养人。
  白露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合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