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殿慈 | 春夏之交流感高发,重在预防,增强免疫力是根本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05-05 浏览量:1011
  传承/传播/开放/包容/绿色/健康
  做有情怀的医馆/有温度的产品
  渔父/2023/助力健康
  春夏之际,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流感之初,许多人认为是普通感冒,扛两三天就过去了,当出现高烧,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不得不休息或住院治疗,给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才引起重视。那么,普通感冒与流感有什么区别呢?
  1、病毒不同:普通感冒常见于冠状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流感是由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
  2、传染性不同:感冒传染性低或不传染,而流感有很强的传染性,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
  3、严重程度不同:普通感冒的症状比较轻,一般没有高烧(39℃以上)、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的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但是流感则引起比较严重且复杂的症状,一般有高烧(39℃以上)、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4、病程不同:普通感冒一般是1-3天可愈;流感时间较长,需3-7天。
  5、发生的时间不同: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而流感则多见于比较固定的时间(冬春季节),而且会迅速传播,过了某个时间段又会慢慢消失。
  6、预后效果不同:多数情况下,感冒的预后要比流感的预后好。
  通常情况下,感冒一般只需要休息、对症治疗就可痊愈;而流感必须用抗病毒药物来进行治疗,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金刚烷胺等。
  中医在治疗流感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对于小范围流行且致病力较弱的流感,中医可使用“时行感冒”的称谓。对于大范围内流行且致病力强的流感流行,则应归属于“疫病”范畴。最早记载则是《内经》,《素问·刺法论》云:“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宜,无问大小,病症相似”。
  中医认为流感是“疫气”所致,具有发热、传染性强、发病快的特点,属于温病范畴。根据卫气营血辨证,将其分为:
  1、卫分证:其特征是发热、寒战、头痛、身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口渴、咽喉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体温在39℃左右(一般是流感的早期阶段)。主要治疗方法为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加减治疗。
  2、气分证:表现为高热、渴饮、咳嗽、气喘、咯血或痰带铁锈色、舌红苔黄、脉滑数、体温39℃以上(一般是流感的中期,相当于西医肺炎型流感)。主要治疗方法是宣肺平喘、清热解毒,常用清肺止咳汤、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
  3、营、血分证:表现为高烧,40℃以上,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四肢或颈部强直抽搐,舌红或紫,脉弦数(相当于西医中毒性流感)。它是由热入营血,伤阴扰心、风、血、瘀、热交织而成。常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
  此外,春夏之交,又逢五一长假出行,一定要做好流感的预防工作:
  一、中医预防流感最注重“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应注意避免接触出现流行性感冒样症状的患者;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去时,必须戴上口罩;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外出回家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二、中医预防流感更要注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倡“养内避外”。
  中医说的“正气”,类似于西医的人体免疫力,“邪”即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中医认为人体内正气充足、强盛,邪气(特别是外来之邪)就不可能侵犯人体而致病。流感病毒作为外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属于外因;体质因素是流行性感冒发病的内因,决定着是否发病和疾病的转归。因此,应重视体质调理,增强人体正气的必要性。那么,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中药的“香”防病治病,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的一门“绝技”。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这些都是用“香”来预防流感等的记载。
  制作中药香囊选用的中药材,大多含有挥发油,药物浓郁的香味吸入口鼻腔,能够刺激口腔和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提高,而SIgA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此外,中药挥发性成分还能通过改变口腔、鼻腔黏膜的酸碱环境,有效地遏制感冒病毒的入侵。
  2、补气的常用药有黄芪、人参片、红参片、西洋参片、参须、孩儿参等;补血的常用药有枸杞、大枣等;抗病毒的药有金银花、菊花、野菊花、板蓝根、大青叶等。平时喝茶以补正气为主,西洋参片3克,枸杞20粒,菊花3克,开水冲泡,每日一杯。
  流感期间以预防为主,金银花3-5克,野菊花3-5克,板蓝根15克,西洋参3克。先将板蓝根加干净水200毫升煮开20分钟,再将煮开的水冲泡其他的药物,每日1杯。以上茶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3、日常饮食要注意品种多样化,粮食、豆类、鱼、蛋、蔬菜、水果等兼有,不宜偏食,应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避免食入热量过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过多的食品,因为这种食品可能引起中医所称的肺胃热,为感冒的发生提供诱因。饮食摄入讲究均衡,不偏不倚,适当为宜。
  4、居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感高发期间,可以用食醋、艾条,苍术等对房间进行消毒,隔天消毒1次。在流感严重期间或家里已出现病患的情况下,消毒次数要增加。
  5、衣服穿得要适当,过多过少均可能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坚持春捂秋冻的原则。做好防寒保暖。中医认为百病因寒而起,“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6、不要熬夜。熬夜对人体五脏六腑损害很大,更伤人体正气。建议有条件者每晚用热水泡脚搓脚,适当加入生姜、艾叶、花椒等,或者选用配制的中药泡脚包,泡脚时水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发红才有效,充足的睡眠,减少疲劳,防止抵抗力下降。
  7、艾灸预防,身体机能比较弱或脏腑娇嫩,免疫力发育尚未完全的孩子,没有办法快速适应变化,卫气不足以保护身体,使外邪入侵。适当艾灸大椎穴、身柱穴、神阙穴,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抗病能力。
  8、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锻炼,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多选择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以阳补阳,以增强体质,提升正气,提高免疫力。
  9、最后提醒大家,五一长假出行旅游,人群密集场所尽量戴好口罩,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