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艳 | 秋季又迎来小儿急乳蛾(急性扁桃体炎)高发期,中医多元疗法可以解决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10-16 浏览量:700
  近期门诊收治了多例急性扁桃体发炎患儿,其中大多为反复发作,每每发作时需要依赖抗生素治疗,并且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疗效越来越差、疗程越来越长。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本病起病急,病程迁延,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吞咽困难和发热,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全身性疾病。
  如果本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是出现反复发作,扁桃体可成为病灶,从而引起全身并发症,严重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
  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的“急乳蛾”范畴,乳蛾亦称“喉蛾”,属于中医学喉痹、喉风、嗌中痛等范畴。
  古代医家大多认为急乳蛾的产生无外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外感风热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肺、脾、肾三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因此小儿易感受外邪。当风热邪气侵袭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循经入里,侵袭肺胃,咽喉作为肺胃之门户,首当其冲出现症状;
  二、肺胃热盛
  小儿素来在饮食方面不知自节,喜多食甜腻、肥腻之品,加之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过多摄入这些食物,则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聚体内,酿湿生热,咽喉作为脾胃之外候,连接着上下气的运行,所以若脾胃内有积热,热则会上冲咽喉,咽喉部则会出现红肿热痛;
  三、痰、瘀、热互结
  火热之邪在体内炼津成痰,迫血成瘀,而体内的痰、瘀、热相互搏结,从而使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中医治疗本病,大致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其中对于内治法,中医秉持整体观念,针对患者疾病诱因并结合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辨证分期施治;外治法又包含针灸、含服、吹药、漱口、烙法、灌肠等。内治与外治常分开或者结合施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内治法
  根据不同病期,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在初期时,邪热较盛,此时的治疗应以清热为主,临床常用连翘、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等药物,配以少量凉血之品,防止热入血分。
  在中期,火热之邪灼伤津液,津液耗散,导致血液运行不利,渐聚成瘀,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消导为主,清热凉血的同时又要祛瘀止痛,临床常用赤芍、牡丹皮,化脓者再加入鱼腥草、蒲公英等药物。
  在后期,瘀热渐渐消除,且在治疗过程中大量运用苦寒之品,所以在后期常容易出现阴虚症状,临床常选用生地、麦冬、玄参等护阴之品。
  外治法
  一、针灸疗法
  古代的医籍中就有关于运用“针刺放血法”治疗小儿乳蛾的记载,多取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少商;另可运用三棱针局部点刺出血治疗小儿乳蛾之咽喉的红肿热痛;针刺耳穴也能起到消炎退热的作用,在治疗中常在耳尖或耳背进行针刺放血。
  二、含服法。将白丁香等中药与沙糖混合为丸,将其含于舌下,用此方法来治疗咽喉肿痛。
  三、吹药法。选用射干、山豆根、硼砂、枯白矾、冰片、雄黄,以上六味药材,研为细末,将药物吹于患儿咽喉部,可起到消肿止痛,利咽生肌的作用,疗效明显。
  四、漱口法。可将石膏、白芷、青盐、熊胆、青黛五种药物研为极细粉末,每日早晚漱口使用。使用此散时,禁止食用辛温、肥甘、滋腻之品,防止这些食物阻碍药物的清热解毒之功效。
  五、烙法。目前烙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也不少见,特别是对于扁桃体发炎的治疗,通过对扁桃体表面进行烧烙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六、中药灌肠法。可选用大青叶、鱼腥草、生石膏、知母、黄芩、桔梗、山豆根、前胡、射干、牛蒡子、赤芍等中药灌肠。若出现化脓,在此基础上加生薏仁、夏枯草;若出现便秘则生石膏加量并加用生大黄。此方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也可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灌肠来治疗小儿急乳蛾,疗效显著。
  家长日常护理
  对于急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应增加休息时间、多饮水、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之物,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患儿出现便秘情况;若出现剧烈咽痛或者高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害患儿身体健康。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中医强调把握整体观念的同时要辨证施治,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个体差异,同时也结合中医外治法,制定特色诊疗方案,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