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今年立秋:盛夏的告别,让我们期待秋意凉爽的徐徐而来吧……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8-06
浏览量:480
立秋后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
【宋】苏辙
热力爆表了吧?
再忍两天,马上立秋啦!
炽热的八月,让大半个中国的城市都如同火炉一般,人们出发或是去山林、去水池、或是去高纬度、高海拔的地方去寻找清凉,或是在城市里的房子里、车里各个封闭的空间里享受空调,室外,空调外挂的日夜不休的喷吐着热浪滚滚,我们在这种接近极限的酷暑中盼着凉爽的到来,老人们说,“快立秋了,立秋就好了!
立秋,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转换,更是我们生活节奏的一个重要节点,立秋的到来,带着我们从夏季的炽热转向秋季的清凉,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自然界,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与心灵。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其到来标志着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尽管此时仍处于三伏阶段,气温依然酷热,但秋天的脚步已经悄然临近,总体趋势是逐渐转凉。
今年立秋在8月7日,秋季的凉意会缓缓袭来吗?
伏包秋?
今年立秋后会凉爽吗?
重点放在前面:今年立秋属于伏包秋,预计其后天气将较为凉爽。
1、科普:关于“伏包秋”与“秋包伏”
伏包秋,指的是中伏尚未结束时立秋便已到来,这种情况通常会让气温迅速转凉,人们感受到的炎热会有所缓解。而秋包伏则是立秋在出伏之后才到来,这时立秋后的气温依然会非常炎热,甚至比大暑还要酷热。
2、今年立秋的情况
俗语“伏包秋把扇丢,秋包伏热死狗”形象地描述了立秋后天气的变化。今年的立秋时间在8月7日,正值中伏期间,属于“伏包秋”,根据传统经验,立秋后天气将会告别酷热的夏日,变得非常凉爽,不会出现“秋老虎”的现象。我们可以期待一段舒适的秋季时光。
让我们在烦热中静一下心
去观察一下时空中的立秋吧
1、立秋的时间与时空概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根据太阳黄经的角度计算,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至9日之间到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这一时刻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虽然实际天气变化因地而异,但总体趋势是从酷暑逐渐向凉爽过渡。
从时间的角度看,立秋是夏季与秋季的分界点,是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仅是一个天气转凉的开始,更是自然界进入收获季节的前奏。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秋后,万物开始由生长逐渐转向成熟和收获。
在空间的维度上,立秋标志着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阳光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昼夜温差开始加大。随着太阳的高度角降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这一变化带来了气温的下降,也影响了大气环流模式,进而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
2、中医中的时空观与立秋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
-----宋苏辙《立秋后》
这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作的一首关于立秋的诗,其中这两句通过对比酷热的三伏天和清凉的秋风,描写了季节交替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随着立秋的到来,天气开始转凉,“清风”指凉爽的秋风。“渥肺肝”中的“渥”意为滋润,形容凉爽的秋风吹来,像是润泽了肺和肝。这句诗表达了秋天凉爽的风带来的舒适感,尤其是对身体内脏的滋养和调理作用。
同时,也表达了秋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舒适和身心的放松。通过这首诗,苏辙表达了对秋季凉爽天气的喜爱和舒适感受,展现了季节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界的时空变化有密切联系。立秋作为季节的转换点,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也是显著的。中医认为,秋季属“金”,对应人体的肺。立秋时节,燥邪容易侵袭人体,易导致皮肤干燥、咳嗽等症状。因此,在立秋后,应当特别注重润燥养肺,顺应自然时空变化调养身体。
3、立秋的时空哲理
立秋不仅是季节的转换,也是时间流逝的一个标志。它提醒我们,在自然界的时空变化中,生命也在不断地成长、衰老和更替。通过立秋这个节气,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动和生命的短暂。立秋不仅是一个天气现象,更是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深层次互动。在时空的长河中,立秋是一个周期性的节点,它带来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提示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立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时空节点,它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替,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哲学意义。在立秋时节,我们顺应自然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应对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这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部分,也是对自然时空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通过中医的智慧,我们在立秋时节中感受自然的节奏,调整自己的状态,迎接一个健康、充实的秋天。
立秋,是夏的告别,也是秋的序曲。我们以一颗平和的心,迎接这个收获与感恩的季节。当第一缕秋风拂过脸颊,是立秋在耳边轻轻说:“你好,秋天。”愿这个季节带给你无尽的温柔与宁静。
在这立秋时节,让我们在八月的风中,感受岁月的沉淀,迎接一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