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了,找一个最好的方式与这个节气相处……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7-22
浏览量:520
今天是大暑节,我要回家了。
今天的日历他劝我回家了。
他说家乡的大暑节,
是斑鸠唤雨的时候,
大暑到了,
湖上爬满了紫鸡头,
大暑正是我回家的时候
……
我们园里的丝瓜爬上了树,
几多银丝的小葫芦,
吊在藤须上巍巍颤,
初结的黄瓜儿小得像橄榄,
……
燕儿坐在桁梁上头讲话了,
斜头赤脚的村家女,
门前叫道卖莲蓬,
青蛙闹在画堂西,闹在画堂东,
……
今天不回家辜负了稻香风。
……
月下乘凉听打稻,
卧看星斗坐吹箫。
……
这首诗是闻一多先生1924年大暑节气日在美国所作,一个盛夏节气唤醒了海外游子的乡愁。
在闻一多先生的眼里,夏天是美的、诗情画意的......
大暑,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极致。暑,蒸煮。大暑在季节中,是最热的时候。万物达到极致,就不会长久。夏,也是如此,到了酷热难耐,就该结束。世上的事物有着自己的规律,大地上的人们循着规律,生活着。
相信很多70后、80后的伙伴也有这样儿时的盛夏记忆:大树浓荫下绿绿的清凉;烈日下的蝉鸣;月夜里的流萤;清晨的青草露珠;映日的荷花蜻蜓;带到田间的大茶壶;擦洗睡得泛红凉席;夏日里或是劳作、或是嬉戏,一场透汗,像是给五脏六腑、骨骼经络洗了个澡,通身舒泰;太阳下山,暑气渐退,星空下大人小孩都在一起纳凉,竹床上奶奶竹扇轻轻地摇着……民间的故事、歌谣、人间的温情就这样在夏夜中静静地弥漫,每一个瞬间的记忆都变成如今灵魂深处那温暖的乡愁……
日月永恒不变的照着今古,光阴就这么一代一代的相传着,那是人与自然、人与季节、人与时光的沟通与交流……
而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里的都市人们,他们却感到盛夏的难熬,到处明晃晃的玻璃反射着烈日炽热的光芒,街道上水泥沥青地面像被晒得滚烫、每一个空调都对空气中吐着热浪,现在许多人在空调房里已经捕捉不到夏日凉风扑面那一瞬心情的悸动;每天对着电脑、手机,已经忘记多久没有享受人与人在这夏夜星空里的相处,孩子们在空调房里吃着冰淇凌,玩着电游……在这样的现代生活中的苦夏该如何去找寻那一片属于自己的清凉呢?
人类虽然自封为万物灵长,但是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员,对待自己的生命也应当回归我们传统的认识中来。
《论语》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言何哉?”四季交替,万物生长繁衍,苍天在上、亘古不变,还用说什么呢?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如此质朴,却又接近真理。
中医讲求顺应四时,遵循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夏时外热,人体内寒,而现代的人们,整个夏天都呆在空调房,远离自然界,依靠冰镇、空调之法,图一时之爽,反而适得其反,以致风寒侵体,固成恙疾。
《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从立夏到立秋的这三个月,正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为茂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下降地上气升,交相感应,万物开花结果,孕育收获,正是生命繁衍生息的重要时期。
顺应节气的特点,《黄帝内经》给了人们应当如何度过这个季节的具体要求:
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意思是此时应当珍惜生长的大好时光,而夏季昼长夜短,人也应当晚睡早起,好好利用白天的时间,在白天活动。不要害怕太阳,适时适量晒太阳还利于阳气的提升。
很多人长期呆在办公室,天气越热,越不出来,吹着冷气,吃着冷饮,怕晒太阳。我们就是要学会在伏天利用大自然升腾的阳气,来补充身体的阳气。
三伏贴、盘龙灸、三伏针都是冬病夏治的极好方式,比如老慢支,老寒腿等寒症疾病,也特别建议宫寒、痛经女性朋友,夏天适量运动,多晒晒太阳,充养身体的阳气,等到了冬天就会好很多。
二、“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首先,夏季在五行中属于火,与人体的心脏对应,所主的情志是“喜”,所以夏天应当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忧郁发怒,生火邪,而夏天所主的也是“火”,此时会加重火邪对身体的危害。而且肝脏本身“体阴而用阳”,夏季阳气旺盛,更应当十分注意保养肝气。
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里告诉我们,在大自然中,夏季的生长繁衍如果不充分,那么到了秋天就难以有所收获。人体的阳气如果在夏天没有充养足够,那么到了冬天阴寒很重时,就容易病重。
在过去,每到这样的大暑之日就是养心祛湿驱寒的最好时机。
若饮热烹之茶汤,或消暑之凉茶,熄灭内心火毒,通过汗液排出,更致身洁,脏腑调节,舒神悦体。或是佐之针灸、伏贴、艾灸借夏季阳气生发之时逼出陈年湿寒等邪气。
另外,过去的人们一切消夏避暑方法,都是借助自然界的力量,调整心境,朴素而诗意。
全真派鼻祖丘处机道人在《摄生消息论》提出:夏季“调息净心、如冰雪在心”。更多的文达贤士,则以撩香、茗汤、竹松扇雅等清娱静趣,从自然真妙中摄取清凉悦爽。
盛夏酷暑,穿什么,吃什么,以什么心态度夏,诗人,白居易在《夏日作》里告诉我们: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
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
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
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
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
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
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
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
当时这位65岁的老人认为,葛麻缝制的衣服布纹稀疏而且单薄,细纱编织的帽子既轻巧而又合适。这件衣服和这顶帽子,已经足可以伴他度过炎热的夏天了。适体和舒服是选择夏天衣帽的唯一标准,白居易还认为,只要适合自己身体,不必讲究用精美的服装;只要适合自己口味,也不必大鱼大肉。吃些清淡的竹笋时蔬,饭毕闲庭漫步,在窗下安然入睡,不烦不躁,人安心安神安,自可度酷暑,延年益寿……
修身养性,不急不躁,不悲不喜,是大暑节气里的修炼。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太多时候有身不由己的苦衷,有难于言说的难处,此刻,更需要从容、豁达,简单,再简单地面对……
大暑节气,渔父国医馆希望每位朋友都能静养勿躁,走到大自然里,沾一沾清晨夏日的雨露,听一听荷塘的蛙鸣,保持一种清心、静心的平和心态,这是一种充满禅意的境界,心底静了,世界再燥热,也不妨碍内心的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