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让我们用最古老的方式来感知时光之美……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8-06-25 浏览量:5984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文|半夏

编辑|秦人



五月榴花照眼明,绿树阴浓夏日长,杏花烟雨,草长莺飞,清风推门开,又是一年夏至到来了……

每年的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是大多数北半球的人们距离太阳最近的一天,这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

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变成夏季星空。地球一直在公转,到了夏天,北半球的人们面对的是银河系中心的位置,因此在夏季夜空明净的夜晚,可以看到浩瀚星空,银河横亘夜空,神秘而美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仰望星空,感悟人于天地间,感悟生命与时间、空间的哲学智慧,中国古人以人为本,探索宇宙,将人与天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而形成了中国中医文化独特思维方法。

翻开《黄帝内经》可以一目了然,它把人与自然同构,指出:人与天地自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说明人体具有与自然相同的阴阳时空结构,具体阐述了人与自然具有相同的五行时空结构。这在当时是需要多高的智慧啊。

在《黄帝内经》里阐述的“人与天地相参”概念,并非单纯的指哲理性命题,而是从五脏与五时相应方面,说明天人关系,而且这里所说的“天”,乃是指自然界的这一时空概念,绝不是精神的东西,因而它是一种朴实的唯物概念,这种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在四季轮回中找到美好和意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在我们很多人的记忆中,儿时都拥有一个宫崎骏动画里的夏天,那时绿荫、蝉鸣、荷花、蛙叫,萤火虫在田间飞舞,我们在竹铺上听故事,奶奶的蒲扇轻轻的摇出凉风……

那时的西瓜格外甜爽;那时的冰棒格外清凉;那时我们光着脚丫玩水;那时我们在池塘里捉鱼虾,记忆中的夏日总是美好的,那时虽没有享受过如今的发达科技,但我们的生活却也并非乏味,因为有着自己与物道合一的恬淡惬意生活。这样的生活和快乐,正是源自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源自我们对二十四节气的遵循。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余世存先生在《时间之书》中引用一句话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余先生感慨我们今天都知道刷存在感,却对时间的流逝并不敏感,人不分古典现代,都应该跟时间有深刻的联系。

在中医理论中,一切身体出现的问题和麻烦,无不源自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不和谐,源自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不和谐,所以,我们在离开了空调就无法活下去的今天,很多人身体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麻烦,与其抱怨夏天酷热和难熬,还不如静下心来去体验和感悟时光带给我们的美好……

那个时候,我们在时光里把日子过成最美的诗和温暖的记忆,而今天,我们却沉沦在手机里把美好的时光蹉跎成了碎片和虚无…

清朝沈复先生在《浮生六记》中描写妻子芸娘利用荷花的香气制作香茶: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今年夏天,我们不妨学一学沈复和芸娘。

用一个小纱袋盛些茶叶,轻轻将荷苞的花瓣拨开,把茶叶袋放到花心上,然后让花苞自动闭合。

第二天早晨,荷花开始绽放,在花胎里熏了一夜的茶叶袋也饱沁莲芬,用这样的茶叶泡茶,独具“香韵”。茶叶的清香,莲花的雅香,若是回荡于唇齿之间,想必确实会是一种时光岁月静好般的感觉吧…

四季轮回如歌,正如罗大佑先生所唱: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

夏至已至,让我们用最古老的方式来感知时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