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馆旷慧桃教授谈中西医结合用药模式(三)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7-10-10 浏览量:8104
  前两次湖南中医馆旷慧桃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中西医中各自对风湿类疾病的解释以及中西医如何结合治疗风湿病的主要用药思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模式。
  1.中医辨证论治合用非甾类抗炎药(NSARDs)
  风湿类疾病是一类慢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治疗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效。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为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缓解疼痛起效较快的非甾类抗炎药(NSARDS)是必要的。

  非甾类抗炎药治疗风湿类疾病主要是改善症状,但疗效不能持久,不能控制病情的进展,而且不能改善体质,对风湿类疾病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发生根本影响。而中医辨证治疗既能控制症状,又能根据体质用药,许多中药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药效持久。二者合用能收到疗效互补,甚至疗效叠加的效果。

湖南中医馆

  2.中医辨证论治合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所谓改善病情药是指能缓解症状与延缓病情发展的抗风湿性药物。西医使用这些药物多数是联合使用,即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在使用西药的同时,使用中药治疗主要着重点是调整患者的全身情况,即针对患者的气血阴阳的失调进行治疗。通过调整全身气血阴阳的胜衰,一方面能改善症状,改善体质,也可使联合用药充分发挥药效作用,从而达到西药祛邪,中药扶正,西药治标,中药治本的优势互补目的。同时,还可以用中药来减轻或消除西药的副作用或降低其毒性。
  3.中医辨证论治合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由于激素长期使用的副作用,限制了激素在风湿类疾病中的应用。小剂量激素可快速控制炎症,改善症状,并有改善病情的作用,可作为慢作用药物治疗风湿类疾病起效前的桥梁治疗,当慢作用药物起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但慢作用的药物并不是对所有风湿类疾病都有效,激素合并慢作用药物时,如慢作用药物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了减少激素的副作用,激素也需要逐渐减量,在这种情况下减激素容易导致病情的反跳。中药中有许多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类似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和方剂。在激素和慢作用药物同时使用时,配合中药治疗有可能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抑制或减轻病情的反跳。中医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滋补肾阴,或温补肾阳。常用的滋阴药如生地、熟地、知母、龟板,温阳药如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桂枝、制附子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有甘草、秦艽、穿山龙等。

  激素使用的副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即使小剂量激素,如长期使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如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感染(特别是容易感冒),骨质疏松症等。中药治疗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预防感染的发生。如配合使用玉屏风散,可以明显地减少感冒的发生。补肾壮骨的中药可以调节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激素水平,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

湖南中医馆

  4.中医祛邪扶正与西医免疫调节相结合
  痹证由“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当立祛风散寒除湿法,邪去则正安。否则病邪停留日久可以入络、可致瘀血而变成难治之症。因此,中医根据辨证论治,依据风、寒、湿邪的偏胜情况。治疗用药也有所侧重。风胜以祛风为主,兼用散寒除湿,佐以养血;湿胜以除湿为主,兼用祛风散寒,佐以健脾;寒胜以温经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病程久者可根据肝肾及气血亏损情况,采用益气养血、补养肝肾方药,临床论治时常根据具体情况标本兼顾。这也体现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如西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原则当是调节免疫为主。因为相当一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进展很快,如不及时诊治,可在1~2年内发生骨关节侵蚀,关节功能受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故必须早期使用能防止病情发展的免疫调节剂,以减轻骨质破坏,阻止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将异常的免疫反应调节到正常水平,使病情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临床将这一类免疫调节药又称为病情改善药即慢作用药。因此,临床诊治风湿类疾病应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与西医早期使用病情改善药即慢作用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5.中成药与西药结合使用
  中药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正清风痛宁、白芍总苷等也具有缓解病情的作用,其不良反应较西药慢作用药少,但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仍具有一定的性腺毒性。正清风痛宁易产生皮肤瘙痒症状,白芍总苷可致大便稀溏且起效慢。对于中药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的毒副作用,可减量使用。如雷公藤多苷20 mg,日2次;火把花根片4片,日l~2次,并可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部分患者在服用正清风痛宁出现的皮肤反应,可根据反应的大小减为1粒,日2次,或换用其他药物治疗。对于白芍总苷出现的大便异常,可根据反应的大小减为l粒,日2~3次,待患者大便恢复正常后,渐渐增加白芍总苷用量。白芍总苷有护肝作用,多与其他慢作用药合用,可起增效减毒功效。
  6.中药与生物制剂结合使用
  近年来治疗RA的诸多新药中,已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一些生物制剂,治疗RA具有起效迅速、不产生全身性免疫抑制、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也有其缺陷,如胃肠外给药时,易发生与输液相关的毒性反应,少数发生与免疫原性相关的快速耐受;价格昂贵;且并非所有的风湿性疾病都对生物制剂有效;也不能治愈风湿病,患者停药后仍可复发。本类药物即将在中国上市,国内使用本类药物的经验较少,有专家观察到少量在国外使用生物制剂无效者,在加用补肾活血等中药后,其症状仍可获部分缓解。
  7.内外结合
  如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除辨证内服中药外,尚可用外治法。临床观察发现,单纯用内治及外治均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内治与外治结合起来则作用增强,如针灸、按摩、推拿、外敷、蜂针、小针刀、穴位注射等。穴位注射所用药物可为中药,也可为西药。临床常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蜂毒、胸腺肽等。外治方法也可灵活应用,对改善局部症状有效。
  总之,中西医治疗风湿性疾病各有所长,互有所短。西药起效较快,针对性较强,作用较明确,但毒副作用较大,病人依从性较差;中药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以整体调节为主,能够显著改善病人自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容易被患者接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成为广大风湿病医师的最佳选择之一。
  以上即为湖南中医馆旷慧桃教授对于中西医对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完结解释。